近日,《华夏银行2022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时间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覆盖华夏银行总行及各分支机构。《报告》重点披露了该行在服务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自身环境气候风险管理能力方面的主要成果。
为社会低碳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相关资料图)
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指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将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将是金融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在新发展阶段,商业银行应积极适应变革所带来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将企业社会责任与银行业务有机结合,优化或重构管理机制和业务体系,探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李民吉表示,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等具体要求,需提供相匹配的金融供给,更需提升金融机构识别、管理环境气候风险所带来的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服务“高碳转型”的实施能力和“高碳转型”所带来潜在风险的应对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绿色资产配置,为社会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华夏银行副行长王一平在出席发布会时谈道,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的投融资机遇以及环境、气候风险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华夏银行积极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耕绿色金融,积极践行ESG理念,将绿色金融确定为全行战略规划重点,明确提出“打造绿色金融新特色”。
重点披露
华夏银行绿色金融中心副主任彭凌介绍,202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我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进入有政策引导、有依据可循的阶段。同年8月,华夏银行正式成为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支持机构,承诺未来将基于监管机构的要求和TCFD信息披露框架建议进行气候相关信息披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2年4月,华夏银行发布了首份独立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这也是北京市属金融机构中首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第一家同时满足《指南》和TCFD披露要求的总行级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经过一年的探索,《华夏银行2022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更加完善,按照《指南》最小颗粒度进行了披露。
彭凌从环境社会风险管理体系、识别环境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以国际合作服务低碳发展、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探索投融资组合的碳核算、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环境友好型项目、强化自身绿色运营等方面详细讲解了重点。
其中,华夏银行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由管理战略、管理政策、管理组织保障、管理程序、管理工具、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披露以及能力建设八部分组成。
例如,在管理战略方面,环境社会风险管理作为绿色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该行发展规划。
在管理组织保障方面,该行建立了由“董事会-绿色金融管理委员会-总行绿色金融中心-分行绿色金融部”组成的治理结构,负责绿色金融业务与环境风险管理。
在管理政策方面,该行信贷与投融资政策将绿色产业统一按照鼓励发展类管理。陆续推出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污水等行业授信审批指引,将信贷资源配置进一步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行业和企业倾斜;推出钢铁行业授信审批指引,动态调整授信策略。该行支持传统制造业中的优质企业转型升级,避免“一刀切”运动式降碳,保持生产供给平稳、寻求发展绩效和环境保护的平稳过渡。
在管理程序方面,将环境社会风险纳入授信业务的全流程管理,根据客户所属行业的环境风险敏感度以及客户自身环境和社会表现,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实施差异化的信贷策略。
在管理工具方面,对标国际先进实践,华夏银行成为运用世界银行《环境和社会框架》(ESF)的金融机构,建立了转贷款业务环境社会管理体系(ESMS)。
“我们知道,气候风险按照其特性和传导机制,分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报告》从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两个维度出发,结合投融资业务特点和行业分布特点,识别出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等不同时间维度上,环境、气候对银行经营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彭凌表示,《报告》第一次针对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电力、航空八大高碳行业,进行了相关环境气候风险和机遇的具体识别和影响描述。由于上述行业贷款在华夏银行信贷资产中占比较低,因气候相关风险带来的对华夏银行资产质量影响较小。
近两年,华夏银行一直在探索环境气候风险的量化分析。2022年,该行针对八大高碳行业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评估“双碳”转型对华夏银行信贷资产的潜在影响。
2022年,华夏银行还探索了以物联网技术开展企业碳核算、引入碳核算金融伙伴关系(PCAF)方法学和基于环境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EEIO)方式进行碳核算等多种方法。通过比对多种碳核算方式,为解决企业碳排放数据缺失、质量不佳等问题探索多种解决方案。
2022年6月,世界银行“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圆满收官,共投放33个子项目,合计总投资113.6亿元,华夏银行提供本外币贷款投放折合人民币近50亿元。可实现年节约标煤117.9万吨,CO2减排287.6万吨。
“该项目是国内第一个采用世界银行基于结果导向贷款方式的转贷项目,以结果为导向的理念将融资条件和项目的环境效益相联系,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彭凌介绍。
绿色服务成效
据了解,华夏银行已建立了涵盖绿色贷款、绿色票据、绿色投资、绿色租赁、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承销、绿色理财、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截至2022年末,华夏银行全行(含子公司)绿色金融业务余额3224.50亿元,绿色贷款(人行口径)余额2470.35亿元,较年初增长385.58亿元;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占比11.61%,在可比同业中绿色贷款位居第二。全行绿色投资211.11亿元,较上年增长50.63亿元;绿色租赁449.12亿元,较上年增长121.85亿元。
2022年,华夏银行全年共承销可持续发展债和绿色债券25只,发行规模折合人民币约4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