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13日凌晨发文称,“关于媒体报道的中国光伏从业者参加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时被带走调查一事,得到消息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高度重视。经了解,当事人只是协助调查,目前已回到酒店。这次协助调查的只有其一人,不涉及网传的多家中国光伏企业,也没有出现多名人员协助调查的情况。”
“德国之声”13日报道称,慕尼黑机场联邦警察发言人证实,警方在当天早晨拘押了乘坐来自上海的一个航班上的一位旅客,执行的是奥格斯堡地方法院签发的拘捕令。当日下午,这名男子被送往法院面见法官,之后被有条件释放。报道称,此案涉及经济犯罪领域的违法行为时间跨度为2015年到2017年间,受控人在这段时间里担任一家中国光伏产品制造企业的高管,同时负责出口销售业务。美国彭博社13日报道称,德国检察官禁止中国一名光伏行业管理人员离境。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秘书长张森1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情本身并非像媒体炒作的那样严重。他认为,因为疫情导致中外交流停止,中欧光伏贸易合作上的一个历史问题就遗留到了现在。但德国是中国光伏产品重要的出口国,这件事情并不会影响中德贸易大局。
太阳能光伏产业已成长为中国可以在全球掌握话语权的新兴行业之一。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22年,欧洲对光伏的需求攀升,中国光伏出口份额占比超过一半,西班牙、德国、波兰市场需求增长最为明显。
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早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光伏产业兴起于上个世纪末,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和日本诸多太阳能光伏企业破产,中国企业迅速崛起。但也是那时起,美国以“双反”(反倾销、反补贴)为武器,与欧洲“围堵”中企。当时中国的光伏组件产品占据全球市场的60%,其中95%以上依靠海外市场销售,美欧的“围堵”给中国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自2013年起,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光伏产品被征收高额关税,该政策于2018年9月到期后终止。双反调查结束后,欧洲市场迅速回暖,成为中国组件出口规模最大的地区,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欧洲2022年累计从中国进口86.6GW的光伏组件,占全年中国组件出口的56%,且增长速度超过100%。张森说,现在中欧之间的光伏贸易已经恢复到正常。欧洲对光伏产品的需求非常大,欧洲光伏太阳能制造能力与中国也有明显差距,“所以对中国而言,开拓欧洲市场是一个趋势”。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地缘政治下中国企业可能会遇到双反调查等挑战。但长期而言的话,因为西方靠自己可能满足不了欧洲碳中和的需要,中国只要把技术、成本做到最好,欧洲最终还是得找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