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调元镇顺河村,近万株花椒树郁郁葱葱地散落在起伏的山坡上,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暖阳高照,三十余名村民头不抬、手不歇,在青花椒林里开展春管。去杂清园、浇水剪枝、打药施肥……椒园里,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游客在青花椒基地骑行。罗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干一天能挣80元,还能照看家里的老人和兼顾农活。”58岁的顺河村村民邹小萍脸上笑意盈盈,手脚麻利地干着农活。她表示,这花椒吃在嘴上麻,可是却甜在心里。
荒山变“椒海”顺河村迎来大变化
曾经的顺河村,耕地少荒坡多,老百姓种地卖粮收入低,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为了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2014年,罗江区结合土地资源、产业现状、传统种养习惯等,在顺河村发展青花椒种植,推动更多的农民“动”起来,让村民的腰包和村集体经济“鼓”起来。
选好带头人,产业才会有活力,村民才能有盼头。返乡创业的青花椒种植大户杨洪军是顺河村公认的产业带头人,2012年他就种植了1500亩青花椒,罗江区又注入100万元扶贫资金,购买70余万株青花椒幼苗,帮助杨洪军流转土地4500亩,发展成为6000余亩的青花椒基地,采用“公司+专合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奏响了顺河村强村富民、脱贫兴业的序曲。
如今,6000亩荒山变成了满目青翠的青花椒“林海”,280余户村民靠着青花椒产业改变了以前靠天吃饭的日子,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元左右。
不仅老百姓收入增加,顺河村的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村子里的道路比以前宽了,山坡上还修起了观光道。此外,依托青花椒产业园,村里还举办文艺演出、农耕体验、新村畅游、休闲垂钓、登高踏青、祈福庙会、定制菜花宴、评选最美“椒娘”等多元化活动,年均吸引游客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益30余万元。
发展特色产业 拓宽村民“致富路”
同顺河村一样,青花椒也是白马关镇合圣村的支柱产业。可曾经的合圣村地处深丘、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差,村民普遍收入水平低。
脱贫不光要解决温饱,好日子还得靠发展产业。2014年,罗江区注入扶贫资金150余万元,为合圣村买来了花椒苗,修建了提灌站、蓄水池,在杂草从生、荆棘密布的荒山野岭上开拓出耕作便道。除此之外,区上还通过田间教学、外出参观、技术比拼等方式,分层分类培训出一批高素质椒农队伍,带动了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017年,合圣村村两委带领技术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到重庆江津、四川南充等地“取经”,学习各地先进种植技术,全村青花椒栽植面积一跃达到4000亩。随之,村上与蟠龙新型农民合作联合社签订“订单式”合同,引进外商与村集体合作建设干花椒交易市场,建有烘干房4处、烘干灶28口、冻库4座,提升青花椒初加工及仓储能力,稳定青花椒销售价格。2022年,合圣村年产青花椒320万斤,产值达1500万元,实现全村人均增收7000元。
在合圣村的引领下,白马关镇2000余户农民也纷纷发展起了青花椒产业,种植面积达15000余亩,产值上亿元,蹚出“荒山荒坡”变“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
花椒产业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望着花椒树挂满累累硕果,村民们喜笑颜开。(刘海天、刘小丽)